工程科技推展中心
電子報
科技部工程司資訊工程學門 _林盈達講座教授:國際化的視野是學術國際化的重要碁石
分類:學門采風 | Featured Scholars
發行期別:
發佈日期:2021-03-02
附件:

科技部工程司資訊工程學門

108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得獎人

林盈達講座教授:國際化的視野是學術國際化的重要碁石

文/圖:林盈達

 

 

簡介

林盈達博士於1993年取得UCLA電腦科學博士學位,並於2007年、2010年及2017年擔任Cisco訪問學者、電信技術中心執行長、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各一年,也分別在2002及2018年新創L7 Networks Inc.(後被友訊科技D-Link併購)及O’Prueba Inc.(詮隼科技),並在2002年創立網路測試中心NBL(Network Benchmarking Lab),該中心於2014年7月成為ONF(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之認證實驗室,參與ONF多項測試標準之制定。

 

林博士的研究領域涵蓋網路協定設計、實作、分析與測試,近年以網路安全、無線通訊、嵌入式軟硬體效能及軟體定義網路為主軸,其multi-hop cellular多階蜂巢論文是此議題之第一個研究,被引用次數超過1000次、被寫入教科書並被標準化至IEEE 802.11s、IEEE 802.15.5、WiMAX IEEE 802.16j及3GPP LTE-Advanced,更是5G小蜂巢(small cell)的理論基礎。

 

因在多階蜂巢通訊與深層封包檢查的貢獻,林博士於2013年升任IEEE Fellow,並於2017年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與資訊學會李國鼎穿石獎,也兼任ONF之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2014-2018)及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2014-2017),目前擔任或曾擔任十餘個國際期刊之編輯,包括影響係數(23.7) 在電機資訊領域最高的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的主編 (1/2017~12/2020)、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2011-2015)、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Computing、IEEE Network (2011-2020)、IEEE Computer (2012-2016,編輯及副主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 Network Testing Series (2010-2017)、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Computer Communications、Computer Networks、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2011-2015)、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林博士也擔任過十多個IEEE期刊與雜誌之特刊客座編輯。他與中正大學黃仁竑教授及Fred Baker (Cisco Fellow)出版教科書Computer Networks: An Open Source Approach (McGraw-Hill, 2011),該書是第一本結合開放源碼實作講解協定設計之教科書。

 

林博士在108年度科技部學術研究獎項獲獎人專輯中寫道個人的勵志銘是:「在得獎後要忘掉,還要假裝自己只是助理教授,以有動力但沒壓力的態度繼續努力,看自己還能學到與做到什麼。」

 

簡歷

姓名:林盈達

學歷: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電腦博士 (1993)

經歷: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2020/3 ∼迄今)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 (2017/8 ∼ 2018/7)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執行長 (2010/6 ∼ 2011/5)

          思科系統訪問學者(2007/7 ~ 2008/7)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1993/8 ∼ 2020/2)

 

研究專長

網路安全

無線網路

網路軟體化

機器學習應用於網路系統

 

 

學術國際化之願景、目標與方法(提供:林盈達)

 

台灣的教授泰半具備國際化經驗,許多人會投稿國際期刊與會議,也會到會議報告論文,這樣做並不一定沒有學術影響力,只是研究模式、國際「影響力與能見度」可能比較受限。其實從研究題材的選定方式、是否有國外合作、投稿標的是兼顧抑或偏重期刊或會議,到是否參與期刊與會議的審查編輯與議程工作、是否競選各項學術服務職位與研究獎項,乃至於教學是否英語化、到海外演講與授課的國際化、寫教科書的全球化等,多一點國際思維都有更好的機會提升個人與台灣的影響力與能見度。

 

個人也要先坦承任職交大的前15年也是一樣,只做基本動作,直到休假一年在矽谷Cisco擔任訪問學者才開竅,經過12年的摸索,從期刊編輯開始,再到會議議程委員與主席、特刊客座編輯、出版教科書、升等IEEE Fellow、擔任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大量海外演講、競選技術委員會主席、競選期刊主編並把它的影響係數提升至資通訊領域最高的23.7,研究上也從國內合作擴大到與十個國家的教授有研究合作、招收指導許多外籍生、主持歐盟與台灣的研究合作計畫等,12年的成長與成果比前面15年多很多。

 

現在回頭看那15年覺得有點可惜,如果從Day 1就有前輩告訴我這些,成長可以更早更快更多。儘管個人也還繼續學習成長,謹以此文整理研究、服務、教學如何國際化,給有志一同的學界同僚參考,只要離退休5年以上都可身體力行,長期推動也能大幅提升台灣的影響力與能見度,個人也成立AXIA(Association for eXchang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s)群組,進行經驗交流分享與傳播,初期為網路通訊領域約30名教授,未來再逐步擴大至電機資訊各領域、理工領域、人文法商領域。

 

以下是個人對學術國際化的經驗分享,也盼望科技部與教育部能參考文末提供的具體政策建議。同時,個人相信學術除了國際化也應該「產業化」,以同樣的思維邏輯,我們也應該整理學術界可以做的產業化工作以及政府可以推動的政策,但這需要另文研議。

 

願景一研究具國際影響力

目標1研究題材:夠新夠大夠重要

如何挑選具影響力的研究題目?

主題演講(keynote):看見趨勢

交流討論:腦力激盪

研究調查:地毯式空間清查

系統實作:自己找真實問題

四個避免:看論文追隨題目、讓學生自己決定、挑太細的題目、跟別人區別不大

 

研究成果的影響力大小在選定題目時就決定泰半,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過份,往往「新題目舊方法」比「舊題目新方法」更有影響力,除非新方法得到另一個數量級的改進。大部分的研究生是看別人論文找題目,但學生對何謂題目及其好壞較沒感覺,所以有賴指導教授的建議或討論,也要避免加了很多流行關鍵字(buzzwords)造成題目變很小,或跟別人的題目或解法差距不大的研究。最好能在聽keynote時觸發新的想法,或在會議與人腦力激盪,當然也可以在地毯式的調查甚至撰寫survey論文後往較未被妥善解決的問題邁進,這與看幾篇論文就跟著其中一篇走是不一樣的。最後一種方式是先實作再研究過程中遇到的「真實問題」,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這樣來的。不論哪一種來源,都可以一次思考一個藍圖(roadmap),連續耕耘數年。

 

目標2合作對象:向上向下向左右

如何尋找、建立、多元化與管理夥伴關係?

尋找與建立夥伴關係:會議社交、服務共事、演講安排

管理夥伴關係:上下左右、誰出題目與學生、互訪或遠距

多元化夥伴關係:1-22-12-21-1-232種組合

 

合作的好處除了資源的整合共享,更能因為互相鞭策、激盪與檢視讓速度與品質更好,但如何尋找國際合作夥伴?透過會議交流或學術服務工作認識接近領域的人,就可以安排日後參加會議時繞道去演講訪問,也可以申請例如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進行海外演講行程,演講的深入討論就能觸發共同有興趣的主題。對於合作模式,這牽涉到雙方的profile高低,越是跟「先進、名校、傑出、資深」的對象合作,通常越是需要配合出學生甚至外派,也需要互訪建立夥伴關係。最差的狀況是自己帶學生、帶錢、帶題目到對方那邊做,對方只出實驗室桌子與一些時間跟你討論;最好的狀況是你想好題目甚至解法方向、對方出錢養學生做你的題目、你參與遠距email與Skype 討論,完全不需互訪或額外經費。當然也可以比較對等的模式,例如雙方各出一個學生,共同想兩個題目給兩個學生交叉遠距討論合作。不管是哪一種,切記不要「假合作或半合作真掛名」,若與第一次合作的夥伴在過程中不對盤,那就一次就好,若順暢就繼續下一個題目,長期就會累積不少合作愉快有效率的夥伴關係。

 

夥伴關係可以有多元模式,1-2表示我方只有你一人,對方帶一個學生跟你合作,2-1則是你帶你的學生跟對方合作,2-2則是各帶一個學生互相共同指導,1-1-2則是你與另一位教授合作想題目,再找第三方及其學生跟你們合作,這樣的好處是在題目構思階段時就能有人討論,這非常有幫助。這四種模式再乘上題目誰出、學生誰養、遠距或互訪,就會變化出至少32(4x2x2x2)種組合,變化眾多。

 

目標3研究發表:最佳化質量與影響力

以何種投稿策略最佳化研究發表的質量與影響力?

會議vs.期刊:兼顧或偏重

⁃Avs.被引用數:傳統標準或國際標準

論文製程前段與後段:影響力vs.品質

調查論文(survey):被引用數的放大

專利、標準與新創:產業影響力的追求

 

傳統投稿模式是先投會議,之後再延伸成期刊版本,但當發表量較多、出國經費不夠時,就不能投太多會議論文,期刊或會議就要取捨。台灣與一些國家都太重視A級期刊,所以會引導學界甚至傑出研究獎評審重視「每年多篇連續多年的A級期刊發表」,但A級期刊的論文被引用數高的仍是少數,A級會議的論文也是同樣狀況,所以國際標準是以被引用數為主要但非唯一衡量標準,在台灣,被引用數高但A級期刊發表量不多的學者很難獲得應有的肯定,這也導致學者花許多時間磨一篇論文到A級期刊的水準,但花太少時間在想有影響力的題目,也就是以「論文製程」來說,花太少在前段太多在後段,這跟IC設計一樣,後段工作只能讓footprint與成本更低,但無法提升其價值。

 

根據統計,研究調查(Survey)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數是研究論文的三倍,因此有不少國外學者要求博士生在投入自己題目前或後要寫Survey,但台灣很少這樣做,原因是不知道可以這樣做及英文撰寫不夠快,其實這是對博士生很好的訓練。但也有一些國外學者過度專注Survey,造成被引用數高的全部都是Survey,這在國際標準下也是不被認可的,所以應該適量。最後,創造影響力不是只侷限在論文,專利、標準、新創等「產業影響力」也應得到認可,但仍是要看被引用數、技轉數、標準被市場接受與否、新創營運績效等影響力指標。

 

願景二服務具國際能見度

目標1期刊編輯:細水長流的審稿

如何成為國際期刊之編輯、特刊客座編輯與主編?

期刊編輯:從經常作者的期刊開始

特刊客座編輯:提計畫書在投入的子領域找同好與追隨者

主編:從學術傑出到管理編輯委員會與審稿流程

名聲來自品質與正直:慎用而非濫用權力

善用線上審稿系統:每週1-3次數小時

 

如果在某一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且整體研究績效(如被引用數)與該期刊影響係數匹配,就可以在年底寄email附CV給主編(Editor-in-Chief)自我推薦擔任編輯(Associate Editor),即使被以沒有空缺拒絕甚至忽略,也可以來年接續該email再度自薦。特刊客座編輯(Guest Editor of Special Issue)則視整群團隊的研究績效、編輯經驗、特刊主題與計畫書是否合格,因此在團隊中要有人有較多的編輯與特刊經驗,許多人是透過特刊凸顯自己這幾年發表較多的子領域,這並不違反學術倫理,但「不得在審查意見中要求作者引用自己論文」。在擔任編輯多年後,也可能競選主編,通常是由學會主管(例如Director of Journals)或出版商籌組遴選委員會,先公開徵求主編,對一群申請者打分數挑選出最後名單(finalists),再經過討論選出主編。

 

擔任編輯等職務是專業的學術服務,必須講究管理的效率、品質與倫理,應「慎用而非濫用」能決定論文生殺大權的權力,不能容許造假、拉幫結派、要求作者引用自己論文等行為。也要熟悉與善用線上審查系統,每週1-3次總時數2-4小時,有效率專業的挑選審查者、提醒審查者控制時程、閱讀審查意見、做出有鑑別力的審查建議或決定。通常學會的期刊會在學會的大型會議附屬編輯會議,每年1-2次,出版商的期刊也會將編輯會議掛為大型會議的side meeting。

 

目標2會議議程委員:短期大量的審稿

如何成為會議議程委員、議程主席、大會主席與指導委員?

議程委員會:從經常作者的會議開始

議程主席與大會主席:透過技術委員會、指導委員會或理事會

指導委員會:會議的內圈影武者

審稿品質與速度:帶學生一個月審十篇

短期大量:熟悉線上批次作業

 

跟期刊編輯類似的概念,如果已多年在一個會議發表論文,就可以找議程主席(Program Chair)自我推薦擔任議程委員(Program Committee Member),通常議程委員名單會移植到下一年度,但也會做例如三分之一的更動,所以可能不若期刊編輯委員穩定擔任3-5年。跟期刊編輯細水長流的投稿處理方式不同,議程委員需在1-2個月處理大量投稿的審查,一位議程委員可能被分配十篇論文得由自己、學生或同僚來審,這也是訓練學生的機會。議程主席與大會主席(General Chair)分別負責議程及庶務,他們可能是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或理事會(Board of Governors)遴選,端視該會議或學會之章程,有指導委員會的會議通常較為封閉,甚至會輪流互推為主席,直接控制主導議程主席與大會主席的遴選。議程主席需熟悉EDAS等審稿系統的批次作業方式,才能在短時間內分配數百篇投稿論文給數十甚至上百的議程委員,最後根據審查結果批次決定錄取名單。

 

目標3競選獎項與職位:由小而大

如何競選各種行政職位與獎項?

職位與獎項獲得:理解評比標準

技術委員會:連接會議、特刊、標準與獎項

理事會:學會的決策委員會

 

期刊(含雜誌)與會議是一個學會(Society)的主要發表平台,以IEEE旗下各學會所支持(sponsor)的期刊與會議為例,主編與議程主席分別報告給Director of Journals(或Director of Magazines)及Director of Conference Operations(或Director of Conference Development),然後再報告給VP of Publications及VP of Conferences。為了動態強化學會的會議、期刊、標準參與、獎項頒發等運作,學會再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 TC),分別就其技術主題支持各會議與期刊的運作,例如技術委員會可推薦議程主席與議程委員、籌組或促成特刊客座編輯團隊、任命標準委員會的代表以及頒發或推薦獎項與職位(如頒發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與Technical Recognition Award,推薦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IEEE Fellow、Best Paper Award),技術委員會設置選出來的主席、副主席、秘書及其他由主席任命的職位,主席對Director of Technical Committees報告,再對VP of Technical Activities報告。

 

學會的重大決策並非President或VP可寡頭決定,須提報到理事會(Board of Governors, BoG)表決通過,理事會的組成除了選舉(elected)出來的President、各個VP及Member-at-Large(自由委員),還有各個VP任命(appointed)但沒有投票權的各個Directors,理事會開會也是外掛為大型會議的side meeting。學會卸任主席有一項「最後特權」,就是任命提名與選舉委員會(Nomination and Election Committee, NEC)的成員並擔任主席,再由這個委員會提名理事會的候選人名單,這是為了避免現任主席掌握太多權利分配,所以要競選理事會成員得找卸任主席,而不是現任主席。所有職位與獎項的競選都有其資格標準,在競選或自薦前應先評估自身研究績效、服務經驗等是否與「現任或前任」相當,才能提高成功的機率。

 

願景三教學國際化與全球化

目標1教學英語化:本地生/外籍生

為了外籍生才英語教學?

本地生國際化:師生共同成長

吸引外籍生:擴充研究能量

 

大部分人都認為英語教學是為了外籍生,但事實上衝擊「最先」的是教授,因為要跟講中文時一樣清晰地傳達邏輯論述,衝擊「最大」則是本地生,因為他們的障礙最高且人數最多,所以最終效果其實是「引進外籍生來刺激教授與本地生國際化」,同時也擴充研究能量。現況是各大學外籍生與英語授課比率分別為10%與30%左右,顯示仍有約三分之二的教授與本地生未實際進入英語授課,這只是國際化待突破的「初始門檻」,在有不同國籍外籍生的實驗室裡習慣以英語長時間討論,也是培養師生更國際化的「進階門檻」。

 

目標2教學國際化:出國與跨國

如何教到國外去?

國外演講:尋找合作可能

國外授課:結合訪問研究

線上開課:打破國界的全球化

 

前面提到透過演講安排最容易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主動或被動安排一年5-10場演講,散佈於2-4個出國行程中,不是難達到的事情。訪問研究時除了研究也能安排正式授課,可以增加薪資所得及與學生的互動。最後是在Coursera等線上授課平台開課,不用出國也可以把課開到國外去,若教育部與各校能夠與Coursera談成授權,將讓這種開課在台灣更為普遍。

 

目標3教材全球化:出版教科書

從用嘴教一班到用書教全世界?

自編教材投影片:出書的預備動作

國際出版商出書:從計畫書到校稿

 

教學的極致是該班教學評鑑超高分,但這只侷限於在地一個班級,若能透過國際出版社出一本教科書就可以全球化,不用出國不用動嘴就能教到海外去。一本700頁的書相當於30篇論文的份量,所以是個大工程,但可以從自備全新投影片教材開始,累積個兩三年就可以再花1-2年轉換寫成書的章節,同時準備book proposal(含一個章節)給2-3家書商,審查通過的話就可以簽約,接著照進度繳各章,然後再經過審查後的修改,最後校稿至定稿。

 

政策建議

台灣不是世界舞台的重心,所以國際化不容易自然發生,但只要花點兒工夫耕耘,3-5年可獲致的成效是不能低估的。當然在操作這些目標與方法時,必須謹遵學術倫理,有所為有所不為,樹立個人與台灣的正直專業名聲。

 

除了個人的努力,好的生態才能藴育出具影響力的成果,以下提供建議供科技部及教育部參考:

1.補助國際學術交流社群,以學門為單位,舉辦論壇、訓練營與演講活動。

2.擴大「提升國際影響力計畫」及「沙克爾頓計畫-輔導規劃型」,鼓勵學者投入國際學術服務及建立國際研究合作夥伴關係。

3.國際研究合作計畫除了可外掛於現有研究計畫,也應改為「不綁定特定或單一」合作對象,讓經費使用有彈性,但訪問應有公開演講之行程。

4.獎勵出席國際會議報告發表論文時,延伸行程安排演講訪問,創造合作機會,有演講訪問的經費多2-3天差旅費。

5.仿效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Program,專門補助海外演講行程,計畫只出機票、讓對方出住宿等生活費。

6.改變傑出研究獎等審核標準,比照國際標準,重視被引用數、國際影響力與能見度高於A級期刊或A級會議論文之數量。

7.學習歐洲許多非英語系國家的大學,進一步獎勵各大學將研究所課程在4-8年內改為全英語授課,並獎勵聘任短期或長期授課研究之外籍教授。

8.獎勵透過國際出版社出版教科書與參考書,在計畫書、合約、初稿、完稿、出版各階段給予獎勵金。

9.獎勵教授休假海外合作研究時,同時以訪問教授名義開授該校正式課程。

10.洽談Coursera授權各校,並獎勵線上授課,依中文、英文及修課人數等績效給予不同等級獎勵。

 

編按:本篇原刊載於「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言論/自由共和國/林盈達/學術國際化經驗分享」,原網頁連結網址: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01038,並誠摯感謝林盈達教授商請自由時報授權eTop工程科技推展平台「學門采風」專欄轉載。